人劇團由劇場導演蔡旻霓於2020年成立,在20多年的劇場經驗基礎下,邀集一群對藝術、生命、教育充滿熱誠的藝術工作者,建立起一個跨領域共同創作、發聲的平台。透過跨域合作與實驗創作,探究相關社會議題解決的創新進路,為世代教育、社會與文化發展帶來更多元的想像與創新。
形式上,人劇團以情感引導理性思維,透過五感體驗的設計,讓參與者由被動轉為主動的行為,一起面對大家共同所處的世界,建立起一種強烈的覺知和相互關連的過程,並創造從身體感官到覺察、覺醒到自我覺知的深入體驗歷程,進而達到藝術實踐的教育意涵。
實務上,人劇團已走入學校與社區,分別啟動教育永續與生態永續專案。《與高中生有約》教育性藝術計畫,長期與校園合作,展開與當代青少年的深度對話;《看見灘地》孵育計畫,則深入彰化芳苑社區,與當地居民、孩童一起共創,為環境與自然生態保護及提升人文價值耕耘。
人劇團的發展,不只致力於藝術創作、文化傳承,更積極投入永續發展、社會關懷等議題,以及推廣具有公共性、教育性活動,一起為自己、為他人、為環境、為世代找到幸福的力量。
透過跨域合作與實驗創作,探究相關社會議題解決的創新進路
為世代教育、社會與文化發展,帶來更多元的想像與創新
舞者
探索者
社會學家
研究者
醫生
廚師
船長
宗教家
船,一同航向未知的遠方,雖然你我不同,但我們願意同行,用各自的方法,駛向同個目的地。我完成了大家的幸福,也完整了自己。
探索者:不懼未知,永遠在最前方敞開心胸迎接新事物。(珍古德)
研究者:實事求是,再根據上方分析及預測,告訴大家該往哪裡去。不為人知的是他的堅持與接受失敗的勇氣。(居禮夫人)
醫生:懸念著眾人的身體健康,不放棄任何一個人,任何一絲機會。(史懷哲)
廚師:每日準時準備餐食,讓大家有愉悅的心情及充足的力氣努力。
舞者:用肢體歌頌,在身體的移動中,展現心中的美善境界。(Pina Bausch)
宗教家:佛教、基督教、伊斯蘭教......以精神的力量,助船上的人克服種種的困難,雖然各自承襲不同的傳統,但都是愛的學習者。
船長:睿智而沉穩的掌舵,在他的帶領下,眾人順利航向幸福與和平。(甘地)
社會學家:以關愛的眼光了解人與人之間,人群與人群之間如何運作能更順暢,過更好的生活。(鮑曼)
透過跨域合作與實驗創作,探究相關社會議題解決的創新進路
為世代教育、社會與文化發展,帶來更多元的想像與創新